每次照镜子看到歪歪扭扭的牙齿,是不是总在犹豫要不要做矫正?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今天咱就掏心窝子正畸那些事儿。市面上吹得天花乱坠,可真正靠谱的信息就像大海捞针。别急,看完这篇,你少能少走三年弯路。
总有人问我:"三十多岁还能整牙吗?"这话听着就像问"三十多岁还能吃饭吗"一样可乐。牙齿靠的是牙槽骨改建,只要牙周健康,60岁照样能戴牙套。上周还有个45岁的客户来复诊,矫正后整个人年轻了五岁不止。记住,年龄从来不是门槛,牙周条件才是关键。
走进正畸科就被各种矫治器晃花眼?其实挑选手法特别简单:预算够又怕丑的选隐形牙套,追求性价比的选传统托槽。但要注意,隐形矫正对自律性要求极高,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见过太多人花四五万做隐形矫正,结果因为偷懒戴不够时间,后还不如钢牙套。
网上那些矫正前后对比照美得像换头?现实可没这么梦幻。矫正初期说话大舌头、磨出口腔溃疡都是家常便饭,有些人还会出现"牙套脸"。不过这些基本在摘牙套后3-6个月都能。该警惕的是某些机构吹嘘的"7天快速矫正",这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操作,轻则牙齿松动,重则直接伤到牙根。
看医生资质记住三个硬指标: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会员、硕士以上学历、有300例以上完整病例。千万别被"某某明星御用正畸师"这类头衔唬住。上周就有姑娘拿着网红医生做的方案来找我看,打开病历本我都惊了——居然建议拔掉6颗健康牙齿,这哪是正畸简直是拆房。
同样做金属托槽,为什么有的诊所报价1万5有的要3万?差别就在细节里:是进口托槽还是山寨货?包含多少次复诊?保持器送几副?见过坑的是报价时不说清楚,等上了托槽才告诉你每次调整都要另收费。记住,签协议前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所有费用,好留存。
啃排骨、嗑瓜子这种作死行为就不说了,重点提醒两件事:一是别偷懒不戴保持器,我见过惨的是拆牙套三个月后牙齿全部打回原形;二是定期洗牙不能省,矫正期间更容易堆积牙结石,很多人矫正完发现牙齿整齐了却满口蛀牙。
说到底,牙齿矫正就像种树,既要选对品种(矫治器),也要找好园丁(医生),更得坚持浇水施肥(遵医嘱)。如果看完还有拿不准的问题,记住一个法则——多跑几家正规医院正畸科,比较方案后再做决定。毕竟这口牙可是要用一辈子的,慎重些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