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笑容是上纯净的礼物,而一口健康的牙齿则是这份礼物的基础。作为家长,您是否关注过孩子的口腔健康?儿童口腔问题若不及早干预,可能影响孩子的咀嚼、发音甚面部发育。今天,我们就来儿童口腔科的那些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护齿方法。
孩子的牙齿和大不相同。乳牙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12岁左右逐渐被恒牙替换,这一时期的口腔环境变化快,龋齿、牙列不齐等问题高发。儿童口腔科医生经过培训,不仅熟悉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治疗特点,更懂得如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沟通,减少看牙恐惧。例如,他们会用“给小牙齿洗澡”代替“钻牙”,用“牙齿小房子”形容牙套,让孩子更容易配合。
1. 奶瓶龋:很多家长习惯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牛奶中的糖分长时间附着在牙齿上,会导致门牙大面积龋坏。建议1岁后戒除夜奶,睡前用纱布清洁牙床。
2. 替牙期紊乱: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可能造成“双层牙”。若乳牙滞留超过3个月,需及时拔除,避免恒牙错位生长。
3. 牙外伤:儿童运动时跌倒磕碰牙齿很常见。如果整颗牙脱落,应立即将牙齿放入牛奶或生理盐水中,30分钟内赶到医院再植,成活率可达90%。
0-3岁:出牙前用湿纱布牙床;颗乳牙萌出后改用软毛牙刷;1岁半开始每半年涂氟一次。
3-6岁:教会孩子“圆弧刷牙法”,家长需辅助清洁;窝沟封闭佳年龄段(乳磨牙3-4岁,恒磨牙6-7岁)。
6-12岁:孩子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检查替牙情况,早期矫正地包天、龅牙等问题。
次看牙医好安排在1岁前,建立“牙齿体检”的概念。就诊时注意:
Q:乳牙不齐需要矫正吗?
A:一般不需处理,但地包天建议3-5岁干预,否则可能影响颌骨发育。
Q:矫正必须等换完牙吗?
A:不是。骨性问题(如下巴后缩)需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男孩11-13岁,女孩9-11岁)进行干预。
Q:戴牙套会影响孩子生活吗?
A:现代隐形矫治器可自由摘戴,不影响进食和运动,更适合课业重的学龄儿童。
1. 含氟牙膏: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3-6岁用豌豆大小,每天两次。
2. 牙线棒:从孩子两颗牙齿挨在一起开始使用,建议每晚睡前清洁。
3. 限糖饮食:少喝果汁、乳酸菌饮料,食用粘性糖果后立即漱口。
儿童口腔健康需要家长、医生和孩子共同守护。记住,定期检查比治疗更重要,每年两次的口腔检查,能让80%的牙齿问题消失在萌芽阶段。如果您对孩子的牙齿发育有任何疑虑,建议尽早儿童口腔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