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子?很多人觉得这是"上火",其实很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作为口腔健康隐形,我国35岁以上人群近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但主动就诊的人却不足20%。
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紧贴牙面。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警惕:
1. 刷牙出血或自发性出血
2. 牙龈颜色变深红、肿胀
3. 口腔异味持续不消退
4. 牙齿根部暴露、看起来变长
5. 咬硬物时牙齿酸软无力
这些症状表明牙龈已经发生炎症,细菌正在侵蚀牙周组织。
牙周病的发展像温水煮青蛙:
阶段:牙龈边缘红肿,触碰易出血(可逆阶段)
第二阶段:形成牙周袋,牙槽骨开始吸收(需治疗)
第三阶段:牙齿松动移位,咀嚼功能下降(不可逆损伤)
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就医,此时牙槽骨吸收往往超过50%,治疗大扣。
除了遗传因素,这些日常行为值得注意:
• 横向用力刷牙损伤牙龈
• 吸烟者患病风险是常人的3-6倍
• 长期不洗牙导致牙结石堆积
• 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牙周炎
• 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
1. 改用巴氏刷牙法:刷毛与牙面呈45度,小幅度水平颤动
2.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别用牙签
3. 每6-12个月洁牙1次,清除顽固牙结石
4. 牙龈:洗净手指轻揉牙龈3分钟
5. 控制血糖血压,戒烟限酒
根据病情程度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 基础治疗:超声波洁治+龈下刮治(适合轻中度)
• 药物治疗:局部使用抗菌凝胶(辅助手段)
• 手术治疗:翻瓣术、植骨术(重度病例)
• 修复治疗:松动牙固定术(保留患牙)
早期治疗费用约300-800元,晚期手术则需数千元不等。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A:洗牙只是清除本不该存在的牙结石,感觉到的"牙缝"其实是疾病造成的原有间隙。
Q:治疗会很痛吗?
A:现在有舒适化治疗技术,医生操作下不适感很轻微。
Q:能吗?
A:早中期可有效控制,但已吸收的牙槽骨,关键在定期维护。
备孕女性:建议孕前完成牙周检查,妊娠期牙龈炎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中老年人:50岁后牙周病成为失牙主因,即使佩戴假牙也需定期检查牙龈状况。
牙齿是我们使用久的器官,却往往被忽视。下次看到牙膏上的血丝,别简单归咎于"牙刷太硬",这可能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就诊,你的牙齿还能再服务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