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份指南告诉你答案
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份指南告诉你答案 秋叶 eye 1000+次浏览 time 发布时间:2025-06-20 09:10:09

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份指南告诉你答案

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份指南告诉你答案

很多人对洗牙心存疑虑:洗牙会不会损伤牙齿?会不会让牙缝变大?其实,这些担忧大多源于对洗牙的不了解。作为一项基础的牙齿保健项目,洗牙对维护口腔健康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洗牙这件事,帮你消除误区,科学护牙。

什么是洗牙?

洗牙,名称叫“龈上洁治术”,是用超声波设备清除牙齿表面附着的牙菌斑、牙结石和色素沉积的过程。很多人以为每天刷牙就够了,但实际上,刷牙只能清除60%左右的牙菌斑,剩下的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普通刷牙根本无法去除。牙结石不仅影响美观,更是牙周病的“元凶”。

为什么要定期洗牙?

1. 预防牙周疾病:牙结石长期堆积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牙周炎,时甚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洗牙能有效清除这些致病因素。 2. 预防口腔异味:牙结石和菌斑堆积容易产生口臭,洗牙后口气会明显清新。 3. 早发现口腔问题:洗牙时医生会检查口腔,能早期发现龋齿、牙龈萎缩等问题。 4. 节省治疗费用:相比牙周治疗的费用,定期洗牙的花费要低得多。

关于洗牙的常见误区

误区1: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是:洗牙只是清除了本就存在的牙结石,这些结石长期占据牙龈位置,去除后会有“缝隙变大”的错觉,其实是了牙齿原本的形态。

误区2:洗牙很疼 健康的牙齿洗牙时只有轻微酸胀感。如果牙龈炎症,可能会有短暂不适,但这种不适远小于牙周疾病带来的痛苦。

误区3:洗牙会让牙齿变松 牙齿松动是因为牙周组织已经受损,洗牙反而能阻止病情恶化。就像房子地基坏了,拆掉表面的违建物后,房子看起来更晃了,但问题不在拆违建,而在于早就损坏的地基。

洗牙的正确频率

一般建议每6-12个月洗一次牙。但以下人群需要更频繁:

- 吸烟者(每3-6个月) - 牙周病患者(遵医嘱) - 正畸戴牙套者(每3-6个月) - 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

洗牙后要注意什么?

1. 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部分人会出现短暂牙敏感,可用感牙膏缓解 3. 洗牙后要坚持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 4. 如出现持续出血或疼痛,应及时复诊

如何选择靠谱的洗牙机构?

1. 查看机构是否有正规资质 2. 确认采用一次性器械或严格消毒设备 3. 选择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4. 正规机构会做洗牙前检查,不会随意“”

记住: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医疗行为。那些宣称“美白洗牙”“洗牙”的机构,很可能是为了营销夸大了。

关于洗牙的其他疑问

孕妇可以洗牙吗? 孕中期(4-6个月)是相对的洗牙时期,但需提前告知医生怀孕情况。

洗牙可以美白牙齿吗? 洗牙主要去除外源性着色(如烟渍、茶渍),对牙齿本身颜色改变有限。想要真正美白需要美白治疗。

洗牙会传染疾病吗? 在正规医疗机构使用消毒器械的情况下,风险极低。不正规场所共用器械才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牙齿健康关系全身健康,定期洗牙是性价比高的口腔保健方式。与其等到牙齿出问题花费大价钱治疗,不如从现在开始养成定期洗牙的好习惯。你的牙齿,值得更好的呵护。

延伸阅读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联系原因: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