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遇到不少患者:"做完龋齿填充后更疼了""补过的牙又黑了",其实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对龋齿填充认知不足。作为口腔健康的基础治疗,龋齿填充看似简单,但选错材料或操作不当都可能影响疗效。今天就用大白话龋齿填充那些事。
当牙齿出现黑线、遇冷热敏感、食物嵌塞疼痛时,说明龋坏已经突破牙釉质。此时越早填充越能避免伤及牙髓。但以下三种情况建议暂缓填充:
1. 浅表色素沉着(仅牙面发黑无实质缺损)
2. 妊娠期前三个月(非紧急情况)
3. 牙龈急性脓肿期(需先控制炎症)
玻璃: 适合儿童乳牙,含氟可防继发龋,但强度较低易磨损。
复合树脂: 前牙修复,颜色接近真牙,需要严格隔湿操作。
银汞合金: 后牙经济之选,耐磨但美观度差,部分机构已淘汰。
瓷嵌体: 大面积缺损适用,需两次就诊,价格较高但更持久。
流动树脂: 微小窝沟龋适用,操作快捷但强度较弱。
正常反应: 2-3天冷热敏感(深龋可能持续1-2周)
异常信号: 自发跳痛/夜间痛(可能需根管治疗)
补料脱落: 常见于龋坏清理不或咬硬物
边缘发黑: 继发龋需重新处理
1. 避免刚补完24小时内用该侧咀嚼
2. 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
3. 每年复查一次咬合面磨损情况
• 孕期4-6个月为相对期
• 高血压患者需控制160/100mmHg以下
•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8.8mmol/L需暂缓
单颗常规树脂填充价格多在200-600元,受以下因素影响:
- 缺损大小(涉及面越多价格越高)
- 是否使用橡皮障隔离(增加100-200元成本)
- 数字化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贵30%-50%)
建议选择能术前比色、术中隔湿、术后咬合调整的正规机构。记住:补牙不是越贵越好,关键看医生是否规范操作。如果遇到鼓吹"""进口材料必选"的宣传,建议保持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