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我蛀牙要补,但补牙到底疼不疼?”“哪种填充材料更适合我?”每天都有不少朋友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牙科诊所。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龋齿填充那些事儿,帮你消除对补牙的恐惧感。
很多人觉得小黑点不痛就不用管,其实当牙齿开始酸软时,蛀牙往往已经侵袭到牙本质。放任不管会导致:冷热刺激剧痛、食物嵌塞、细菌向牙髓渗透引发牙髓炎,后可能面临根管治疗甚拔牙。临床数据显示,85%的根管治疗源自未及时处理的浅龋。
1. 检查阶段:医生会用探针和X光片确定蛀牙范围,浅龋可能只需一次治疗,深龋可能需要2-3次。
2. 清洁腐质:用涡轮机去除发黑软化的组织,这个过程会有轻微震动感,现在多数诊所都配备麻醉技术。
3. 填充:根据蛀洞大小选择树脂或玻璃材料分层填充,每层用特殊蓝光固化,后调整咬合高度。
4. 抛光完成:让修补面与天然牙平滑衔接,避免色素沉积。
树脂材料:适合前牙修复,颜色接近真牙,但强度稍弱,价格300-800元/颗。
玻璃:释放氟元素防二次龋坏,更适合儿童乳牙,价格200-500元。
嵌体修复:针对大面积缺损,耐磨度高但需定制,价格1500元起。
• 2小时内避免进食,24小时勿用补牙侧咬硬物
• 可能出现短暂敏感,一般3-5天自行消失
• 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检查一次
• 避免啃冰块、开瓶盖等暴力用牙行为
误区1:“补牙会把牙洞越搞越大”
事实:清除的是腐烂组织,保留的健康牙体越多越好。
误区2:“材料会掉说明医生技术差”
事实:5年留存率达90%以上的补牙都可能因长期咀嚼磨损脱落。
误区3:“乳牙坏了不用补”
事实:乳牙龋坏会影响恒牙发育,导致牙列不齐。
当出现自发剧痛、夜间痛觉加重、牙龈起脓包时,说明细菌已感染牙髓,需要先做根管治疗。另外牙齿纵向裂开到牙根的情况,可能要考虑拔除后种植。
后提醒大家:好的补牙是预防!每天有效刷牙2次+使用牙线+定期洗牙,能避免80%的蛀牙问题。如果已经发现牙面有黑线或凹陷,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早处理少受罪还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