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出血”“牙龈肿痛”……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90%,但许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今天我们就来如何识别牙周病早期信号,以及科学防治的关键方法。
牙周病的本质是细菌感染。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会引发慢性炎症,逐渐牙齿的“地基”——牙槽骨和牙龈组织。很多人误以为“上火”是罪魁祸首,其实真正的元凶是日常清洁不到位、吸烟、内分泌变化(如孕期)等因素导致的菌斑失控。
注意这5个危险信号:
1. 刷牙或咬苹果时牙龈出血(非外伤性) 2. 牙龈颜色变深红,质地松软像“棉花” 3. 口腔持续有异味,漱口也难以消除 4. 牙齿看起来“变长”,实际上是牙龈萎缩 5. 牙齿轻微松动或咬合无力
自检方法:用干净手指轻压牙龈,健康牙龈呈淡粉色、质地坚韧;若按压有隐痛或渗血,建议尽快就医。牙科诊所常用的“牙周探针检查”能测量牙龈沟深度,3mm以上需警惕。
拍片确诊:全景片能清晰显示牙槽骨吸收程度。就像大树根部的土壤流失,骨量减少越明显,牙齿稳固性越差。
针对不同阶段,牙周治疗有明确方案:
轻度:超声波洁治(洗牙)+ 龈下刮治,清除牙结石和菌斑,1-2次可控制。 中度:配合局部用药(如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帮助牙龈贴合。 重度: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手术,甚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
重要提醒:网传的“盐水漱口治牙周炎”“牙龈疗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阻断病情进展。就像房子地基塌了,刷墙只会掩盖问题。
1. 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45度角对准牙龈沟,小幅震颤清洁,每天少2次,每次2分钟。 2. 牙线非选修课:邻面菌斑占40%,普通牙刷难以触及,建议每晚使用牙线或冲牙器。 3. 定期维护:健康人群每年洁牙1-2次,已患病者需3-6个月复查。
特别提醒吸烟人群: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加速骨吸收,戒烟能显著降低治疗难度。
误区1:“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牙缝是原本被牙结石填塞,清理后暴露真实状态,早处理才能避免恶化。
误区2:“老了都会掉牙” :牙周病才是主因!坚持维护的80岁老人仍可拥有健康牙齿。
记住:牙周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别急着换牙膏,先预约一次的牙周检查——这可能是拯救你牙齿划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