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这可能不是简单的"上火",而是牙周病在敲门。作为困扰我国90%成年人的口腔问题,牙周病就像沉默的牙齿,早期不痛不痒,等发现时往往已经酿成大祸。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威胁。
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紧贴牙齿的。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当心了:刷牙时牙刷上有粉色泡沫;牙龈红肿得像充了气;口气重得漱口水都盖不住;牙齿突然变得敏感,喝凉水都酸疼。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会发现牙齿好像变长了,其实是牙龈在悄悄后退。
很多人以为牙周病是刷牙不认真造成的,其实真正的元凶是牙结石。当牙菌斑硬化形成牙结石,就像在牙齿和牙龈之间砌了一堵墙,细菌在里面"搞",导致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即便每天认真刷牙,也刷不掉已经形成的牙结石,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定期洗牙。
牙周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先是牙龈炎,这时及时治疗可以完全;发展到牙周炎就会出现牙龈萎缩;后变成重度牙周炎,牙齿开始松动移位。很多人以为"老掉牙"是自然现象,其实60%的牙齿脱落都是牙周病造成的。更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菌还可能通过影响全身健康。
阶段基础治疗:通过洗牙清除牙龈上的牙结石,做龈下刮治清理牙龈深处的脏东西。第二阶段可能需要牙周手术修复受损组织。第三阶段是终生维护,每3-6个月复查一次。记住,治疗牙周病就像救火,越早干预越好,花费也越少。
1. 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小幅震颤清洁
2. 牙线要用起来:牙刷只能清洁60%牙面,牙缝需要牙线帮忙
3. 戒烟限酒:烟草会让牙龈供血不足,酒精刺激口腔黏膜
4.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牙周病风险是常人3倍
5. 每年少一次检查:有些隐蔽问题需要医生用探针发现
有人说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其实是洗掉了原本就该清除的牙结石;有人说洗牙伤牙釉质,正规操作只会清除牙结石;还有人说洗一次就能一劳永逸,其实需要定期维护。建议健康人群每年洗牙1-2次,牙周病患者遵医嘱增加频率。
牙齿是身体的硬组织,牙周病造成的损伤很多是不可逆的。下次刷牙看到出血,别再简单归咎于"牙刷太硬",这可能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保住我们珍贵的天然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