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当牙齿出现龋坏时,很多人时间会想到补牙。但面对不同价位的补牙材料,患者常陷入选择困难:便宜的材料能用多久?进口树脂值得多花钱吗?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揭开补牙的。
不少人对小黑洞般的龋齿不以为意,但临床数据显示,拖延治疗可能导致:1)龋洞深入牙髓引发剧烈疼痛,治疗费用翻倍;2)牙齿结构大面积缺损导致劈裂;3)邻牙倾斜影响咬合功能。牙科医生建议,发现牙齿变色或有食物嵌塞时,就该及时检查。
1. 玻璃:价格约200-400元/颗,适合儿童乳牙或牙龈附近的修补,含氟能防龋但耐磨性较差。
2. 普通树脂:300-600元/颗的主流选择,颜色接近真牙,前牙修复自然。
3. 纳米树脂:500-900元/颗,比普通树脂更耐磨,后牙咬合面修复。
4. 嵌体修复:1500-3000元/颗,适用于大面积缺损,需定制加工。
5. 银汞合金:已逐步淘汰,少数基层医院仍在使用。
除了材料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影响终费用:1)龋坏程度(浅龋/中龋/深龋);2)所在城市消费水平;3)医疗机构性质(/民营);4)医生资历;5)是否涉及美学修复。建议治疗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方案。
规范化的补牙流程包括:口腔检查→去腐消毒→隔湿处理→分层充填→咬合调整→抛光处理。现代技术已实现全程舒适化操作,敏感人群可提前告知医生。特别注意:深龋接近牙髓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分次治疗观察。
1)避免用补牙侧咬硬物;2)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继发龋;3)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操作的树脂补牙平均可使用5-8年,但个体口腔环境差异较大。
后提醒:不要轻信“58元补牙”等引流,正规机构的收费都包含术前检查、一次性器械和后续调磨服务。选择补牙方案时,应根据牙齿位置、功能需求和经济预算综合考量,适合的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