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照镜子时,是否总觉得牙齿不够整齐?很多人对牙套既向往又犹豫——怕疼、怕贵、更怕不好。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今天就用直白的方式,牙套那些事。
传统金属牙套仍是大多数人的。不锈钢托槽直接粘在牙齿表面,通过钢丝施加力度,矫正效率高。适合复杂牙齿问题,比如拥挤或地包天。价格通常在1万到2万之间,但吃饭容易塞牙,每月需复诊调整。
现在有升级版自锁托槽,减少了钢丝摩擦,疼痛感降低。不过金属色确实影响美观,建议教师、主持人等职业人群谨慎选择。
托槽换成牙齿同色的陶瓷材质,3米外几乎看不出来。适合在意形象又需要强力矫正的上班族。不过陶瓷比金属脆,啃苹果时要小心,价格也比金属款贵3000-5000元。
要注意的是,陶瓷托槽偶尔会染色,咖啡和红茶爱好者可能需要更频繁清洁。矫正时间通常比金属牙套长1-2个月。
透明牙套这两年特别火,可自行摘戴的设计确实方便。每天戴满20小时,吃饭刷牙时取下,基本不影响社交。但矫正力度较弱,更适合轻度牙齿不齐的情况。
目前主流品牌每套价格2.5万起,全程需要更换20-40副牙套。自律性差的人慎选——偷偷少戴会影响进度,可能要多花冤枉钱。
把托槽安装在牙齿内侧,从外面完全看不到。明星和空乘人员常用,但技术难度大,只有的医生能操作。价格通常是普通矫正的2-3倍,初期还容易刮舌头。
这种方案对医生要求极高,一定要选择有500例以上舌侧的医师。复诊频率也比其他类型更高,适合预算充足且追求隐蔽的人。
1. 先拍片检查牙根和颌骨情况,骨性龅牙可能要先做正颌手术
2. 问清报价是否包含保持器,很多机构会把这部分单独收费
3. 确认中途更换医生的处理方案,避免诊所倒闭难
刚开始3天牙齿酸软正常,可以喝粥或吃土豆泥。准备正畸蜡应付磨嘴的托槽,冲牙器比牙线更方便清洁。切记别啃骨头或咬硬糖,托槽脱落重新粘接要额外收费。
矫正不是一劳永逸,拆牙套后要坚持戴保持器。前半年全天佩戴,之后逐渐减少到夜间佩戴。见过太多人偷懒导致反弹,又得二次矫正。
牙齿整齐不仅能提升笑容感染力,更重要的是改善咬合关系。但记住——没有“好”的牙套,只有适合你的方案。先面诊再决定,别只看网上的对比图就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