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半夜牙疼到睡不着?或者因为牙龈出血不敢啃苹果?牙齿问题看似小事,却实实在在影响生活质量。其实,90%的口腔疾病都能通过正确预防避免。今天我们就那些医生反复强调,但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口腔保健细节。
很多人以为大力刷牙才能刷干净,结果把牙龈刷出缺口。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轻柔: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小幅度水平颤动,每颗牙面刷8-10次。建议选用软毛牙刷,电动牙刷更推荐声波式,普通牙刷每次要刷够3分钟,但实测多数人连1分钟都刷不到。
牙签只会让牙缝越捅越大,牙线才是清洁牙缝的正确打开方式。尤其后牙邻面,牙刷根本够不着,食物残渣在这里发酵48小时就会形成牙结石。试试含蜡扁牙线,新手可以从棒状牙线器入门,每天睡前用一次,你会发现刷牙后再用牙线依然能带出残渣。
有些把漱口水神话成"漱一漱就干净",其实它只能暂时抑制部分细菌,对已经形成的牙菌斑完全无效。含酒精的漱口水长期使用还可能口腔黏膜。医生建议:刷牙+牙线后,用含氟漱口水含漱30秒作为辅助,但孕妇和儿童要选无酒精配方。
有人担心洗牙会把牙缝洗大,其实被洗掉的只是本该清理的牙结石。长期不洗牙,牙龈会因为结石萎缩,这才导致牙根暴露。建议每年1-2次超声波洁牙,抽烟喝茶人群可以增加到3次。如果洗牙时酸疼明显,说明牙龈已经有了炎症。
6-7岁恒磨牙萌出时,12岁左右恒牙列基本成型时,是窝沟封闭的佳时机。就像给牙齿穿上防护衣,把容易藏污纳垢的沟隙封住,成本比补牙低得多。另外,建议家长帮孩子刷牙到7岁,儿童牙膏含氟量500ppm左右就够,别被"可吞咽"宣传误导。
除了人人皆知的碳酸饮料,这些也要警惕:话梅等蜜饯(高糖+高酸),薯片(淀粉黏在牙缝发酵),红酒(酸蚀+色素),甚维C泡腾片(pH值比可乐还低)。如果实在想吃,建议集中在正餐后食用,之后用清水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
口腔问题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从今天开始改变一个小习惯,比如把办公室零食换成无糖奶酪,随身带个折叠牙刷,半年后你的牙齿会感谢这个决定。记住,看牙医省钱的时候就是牙齿还没疼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