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或者总觉得嘴里有异味,但往往觉得“小问题不用管”。其实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牙周病不像牙疼那样让人立刻重视,但它就像沉默的“牙齿”,不知不觉中你的牙龈和牙槽骨,等出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错过了佳治疗时机。
牙周病的发展非常隐蔽。初期可能只是牙龈轻微红肿,刷牙时有点血丝;中期可能伴随口臭、牙龈萎缩;到了晚期,牙齿会开始移位甚脱落。很多人误以为“牙龈出血是上火”,其实80%的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尤其是吸烟、糖尿病患者,以及孕期女性,风险更高。
你以为牙周病只会毁掉牙齿?研究发现,它还可能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并发症甚早产的风险。因为口腔细菌会通过发炎的牙龈进入,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所以牙周健康不仅是面子问题,更关系到整体健康。
1. 照镜子看牙龈:健康的牙龈是淡粉色,如果发红、肿胀或能看见明显牙根,要警惕。
2. 用牙线测试:轻轻用牙线清洁牙缝,如果经常出血或有异味,可能是牙龈发炎。
3. 观察牙齿变化:牙齿突然变长(牙龈萎缩)、吃东西容易塞牙,都可能是信号。
每天刷牙2次、用牙线清洁、每半年洗牙一次——听起来简单,但能预防90%的牙周问题。特别提醒:刷牙不要太用力,错误的横向刷牙反而会伤害牙龈。建议选择软毛牙刷,用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小幅震动)。
轻度的牙龈炎通过洁牙和日常维护就能逆转。如果是牙周炎,可能需要做龈下刮治等治疗。记住:越早干预越好!拖延治疗会导致牙槽骨吸收,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治疗后需要每3-6个月复查,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监测一样。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A: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堵塞在缝隙中的牙结石,还原了牙齿真实状态。
Q:治疗很疼吗?
A:现在有超声波洁牙和局部麻醉技术,多数人只有轻微不适感。
Q:能完全治好吗?
A:早期可以,晚期虽不能完全,但能控制病情进展。
吸烟者: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往往发现时病情更。
孕妇: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孕前做好口腔检查很重要。
无论多忙,每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牙周病的治疗成本和时间,远超过定期预防的投入。爱护牙齿不是老年人的,从30岁开始关注牙周健康,才能在未来享受“原装牙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