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上有个小黑点需要补吗?”“补牙痛不痛?”“哪种补牙材料更耐用?”作为每天接触患者的医美编辑,我发现大家对补牙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价格、过程和材质选择上。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这个看似简单却关系口腔健康的重要话题。
很多朋友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时总想再等等,直到某天咬苹果突然疼得直冒冷汗才来就诊。其实当牙齿出现肉眼可见的黑色蛀斑时,龋齿已经发展到牙本质层了。这个时候如果及时补牙,通常30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费用在200-400元之间。但如果拖到牙髓发炎,可能就要做根管治疗,费用直接翻3-5倍。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
1. 树脂材料:价格300-600元/颗,优点是颜色接近真牙,适合前牙修复。缺点是使用5-8年后可能需要更换。
2. 玻璃:价格200-400元/颗,对牙髓刺激小,适合儿童和牙颈部缺损。但强度稍差,后牙慎用。
3. 银汞合金:价格150-300元/颗,虽然结实耐用,但因美观性和含汞争议,现在大医院已经很少使用。
这是被问得多的问题。现在的补牙流程已经非常人性化:先用表面麻醉凝胶降低敏感度,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打麻药。实际治疗中,约70%的浅龋患者反映“只有轻微酸胀感”,中深度龋齿可能会需要局部麻醉。特别怕痛的朋友可以选择麻醉仪,就是扎针时基本没感觉的那种。
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不要进食,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咬硬物。如果发现补牙材料脱落(概率约3%-5%),要尽快回诊。有些朋友补牙后会出现短暂敏感,一般1-2周会自行消失,如果持续疼痛要及时复查。
同样是树脂补牙,从200元到1000元不等,差别主要在四个方面:医生经验(医师和实习医生操作精细度不同)、设备条件(是否用到显微镜辅助)、材料品牌(进口树脂更耐磨),以及是否包含术前检查费用。建议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医疗机构,别只看价格便宜。
很多人纳闷自己明明认真刷牙怎么还需要补牙。其实牙缝和窝沟是容易蛀牙的地方,这些位置牙刷很难清洁。建议每天少用一次牙线,每半年做一次洁牙检查。已经补过牙的朋友更要重视复查,通常每1-2年需要检查补牙材料的密合度。
后提醒:如果发现牙齿变色、冷热敏感或者食物容易嵌塞,别上网查偏方,尽早去正规机构检查。牙齿问题就像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及时治疗才能省时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