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早期信号。作为困扰我国近90%成年人的口腔疾病,牙周病正悄然侵蚀着无数人的牙齿根基,但多数人却对其危害知之甚少。
当牙菌斑在牙龈线堆积,细菌产生的会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红肿出血。初期表现为刷牙出血的牙龈炎,若放任不管,炎症会向深层发展形成牙周袋,终导致牙槽骨吸收——这就是从牙龈炎到牙周炎的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发展具有隐蔽性。前期可能仅表现为偶尔出血,但随着牙结石不断沉积,会出现持续性口臭、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症状。到出现明显疼痛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
横向用力刷牙会磨损牙颈部,加速牙龈退缩;吸烟会让牙龈缺氧,降低抵抗力;而长期不清洁牙缝,相当于给细菌建了"储藏室"。容易被忽视的是夜磨牙习惯,异常的咬合力会加剧牙周组织损伤。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妊娠期女性激素变化会使牙龈更敏感,糖尿病患者牙龈更易感染,这两类人群更需加强口腔护理。
1. 对照镜子观察:健康牙龈呈淡粉色,若呈鲜红或暗红色需警惕
2. 用棉签轻压牙龈:正常牙龈质地坚韧,发炎的牙龈松软易出血
3. 观察牙齿排列:出现越来越大的牙缝可能是牙龈萎缩的信号
如果发现以上任一异常,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牙周检查。早期的龈下刮治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后期需要牙周手术甚拔牙。
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打破细菌生物膜。除了常规的巴氏刷牙法,建议每天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一次洁牙。对于已形成牙周袋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
近年研究发现,牙周病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双向影响。维护牙周健康不仅能保住牙齿,更是对全身健康的投资。
千万不要相信"洗牙会让牙缝变大"的谣言,牙缝显现是因为清除了原本包裹牙齿的结石。也不需要频繁使用止血牙膏掩盖症状,这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正规的牙周治疗必须由医师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
记住:没有一劳永逸的牙周治疗。即使完成系疗,也需要终身维护,定期复查才能保持疗效。保护好牙龈,就是为你的牙齿打下坚实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