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刷牙就是保护牙齿的全部,可每次体检医生总说“有点牙龈炎”“需要洗牙了”。其实牙齿问题远不止蛀牙那么简单,牙周健康才是决定牙齿寿命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略,却藏着大隐患的牙周治疗。
早上刷牙时牙刷上有血丝?吃苹果留下血印?这些都可能不是“上火”,而是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紧贴牙齿的,如果出现红肿、出血、口臭,甚牙齿松动,说明牙周已经亮起红灯。牙周病就像沉默的蛀虫,初期不痛不痒,等察觉到问题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度甚重度。
更让人担心的是,牙周问题不止影响口腔。研究显示,牙周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孕妇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千万别把这些“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提到牙周治疗,很多人反应是“会不会很疼?”“要动手术吗?”其实现在正规机构的治疗已经非常人性化。对于轻度牙周炎,超声波洁治(俗称洗牙)配合抛光就能有效清除菌斑和牙结石;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龈下刮治,医生会用精细器械清理牙龈深处的感染组织,现在还有激光辅助治疗,出血少、快。
治疗过程通常会打麻药,敏感的人可以选择舒适化方案。关键的是,牙周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就像家里需要定期打扫,牙齿也需要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维护。
1. “用力刷牙才干净”:其实暴力刷牙会磨损牙釉质、伤害牙龈,巴氏刷牙法(45度角轻柔震颤)才是正确的;
2. “漱口水能代替刷牙”:漱口水只能辅助杀菌,机械摩擦清除菌斑才是关键;
3. “牙线会让牙缝变大”:这是典型误解,牙线能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缝隙,预防牙周病。
建议每天刷牙两次、使用一次牙线,电动牙刷和冲牙器可以作为补充工具。记住:再好的工具也比不上正确的使用习惯。
Q:治疗后会敏感吗?
A:短期内可能有冷热敏感,一般1-2周缓解,使用感牙膏能改善。
Q:要治疗几次?
A:轻度1-2次,中重度需要3-6次处理,具体方案需医生评估。
Q:能吗?
A:早中期通过治疗可以控制,但需要终身维护,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
很多人总想着“等疼了再治”,但牙周病和高血压一样是不可逆的慢性病。与其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不如现在就去医院做个检查。记住:预防的花费永远比治疗便宜,而健康的牙齿,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财富。
如果你已经发现有牙龈出血、口臭等问题,别上网乱查偏方,尽快预约牙周检查。毕竟,再详细的科普也代替不了医生面对面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