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位朋友半夜牙疼到睡不着觉,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牙体牙髓病。很多人可能次听说这个名词,但其实它离我们很近——比如蛀牙烂到牙神经、牙齿突然剧烈疼痛、牙龈反复肿包,很可能就是它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这个“牙齿”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牙体牙髓病,简单说就是牙齿硬组织(比如牙釉质、牙本质)受损后,细菌入侵到内部的牙髓(俗称“牙神经”),引发炎症甚坏死。常见表现有:喝冰水突然刺痛、咬东西时牙齿酸软、半夜无缘无故剧痛,时还会导致脸肿、发烧。
为什么牙髓一旦发炎就特别疼?因为牙髓空间狭小,炎症产生的压力无法释放,就像气球被不断吹胀,疼痛感会越来越强烈。如果拖着不治疗,细菌可能通过牙根扩散到颌骨,引发更的感染。
1. 蛀牙:常见的原因。当蛀牙蛀到牙本质深层,细菌会顺着小管进入牙髓腔。有些人觉得“蛀牙不疼不用管”,其实疼痛出现时,往往已经伤到牙神经了。
2. 牙齿外伤:磕碰导致牙齿折断或裂纹,细菌趁机侵入。比如运动时撞到门牙,几个月后突然疼起来,很可能就是牙髓慢慢坏死了。
3. 隐裂牙:牙齿表面看不到明显裂缝,但咬硬物时会酸痛。这种裂纹可能直达牙髓,成为细菌通道。
很多人一听“杀神经”就害怕,其实现在的根管治疗已经很成熟。医生会用细器械清理感染的牙髓,消毒后填充材料,后套上牙冠保护牙齿。全程大概需要2-3次,打麻药后基本。
特别注意:如果牙髓已经坏死但不治疗,可能发展成根尖周炎,导致颌骨囊肿。这时候不仅要根管治疗,还可能需手术切除病灶。
1. 定期检查:每半年看一次牙医,小蛀牙及时补。尤其是已经补过的牙齿,如果边缘发黑或敏感,要警惕二次龋坏。
2. 正确刷牙:用含氟牙膏,每天刷2次,每次少2分钟。建议学习“巴氏刷牙法”,避免横向猛刷导致牙齿楔状缺损。
3. 避免咬硬物:开瓶盖、咬螃蟹壳等习惯会增加牙齿隐裂风险。吃坚果类食物好用工具敲开。
误区1:“牙不疼就不用治。” ——错!牙髓坏死可能没有疼痛感,但感染仍在扩散。
误区2:“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很脆。” ——其实是因为牙齿本身缺损大,只要及时做牙冠保护,使用寿命和正常牙差不多。
误区3:“洗牙会把牙缝洗大。” ——牙缝变大是因为原本的牙结石被清除了,与洗牙无关。
牙体牙髓病不是小事,但也不必过度恐慌。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别等到疼得睡不着才找医生。如果你的牙齿对冷热敏感超过一周,或者牙龈上鼓了脓包,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口腔科检查。毕竟,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原装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