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很少去看牙医,牙齿却一直?其实秘密很简单——他们把功夫花在了日常预防上。口腔健康不是等到牙痛才该关心的事,今天我们就来那些容易被忽略却真正有效的口腔预防保健方法。
先做个测试:你刷牙时牙刷是横着左右刷,还是竖着上下刷?很多人都习惯横着刷,但这恰恰容易伤害牙龈。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简单: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小幅度颤动清扫,每颗牙面刷10次左右。早晚各刷3分钟,别忘了舌苔也要轻刷几下。
再好的牙刷也清洁不到牙缝深处,这就是为什么牙医总强调要用牙线。取约30cm长的牙线,缠绕在两手中指上,用拇指食指引导,轻轻滑入牙缝后呈"C"形包绕牙齿侧面上下刮擦。刚开始可能会出血,坚持一周就会改善。如果觉得传统牙线麻烦,现在还有牙线棒、冲牙器等替代选择。
超市货架上那些让你感觉"劲爽"的漱口水,其实多数含有较高浓度的酒精,长期使用反而容易造成口腔干燥。建议选择含氟化物的治疗性漱口水,使用时注意不要用水稀释,漱完30分钟内别喝水吃东西。记住,漱口只是辅助清洁,不能替代刷牙。
就算每天认真刷牙,牙结石还是会悄悄形成。这些钙化的菌斑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退缩甚牙齿松动。建议是每6-12个月做一次洁治,现在很多机构都有百元左右的团购套餐。洗牙时轻微出血很正常,但如果有剧烈疼痛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
大家都知道糖分有害牙齿,但有些"健康食品"的危害被低估了。比如柠檬水、果汁的酸性会软化牙釉质,运动饮料的酸碱度堪比醋,干果粘性大容易残留在牙缝。食用后建议用清水漱口,等30分钟唾液中和酸性后再刷牙。含酪蛋白的奶酪、无糖口香糖倒是可以帮助再矿化牙齿。
很多家长觉得乳牙反正要换就不重视,其实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颗乳牙萌出就该开始清洁,3岁前建议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窝沟封闭好在6-8岁做,能降低80%的磨牙龋坏风险。要特别注意避免"奶瓶龋",别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
常规口腔检查不只是看有没有蛀牙,医生还会检查: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咬合关系、黏膜状况等。成年人建议每年拍一次全景片,可以发现隐藏的智齿问题或颌骨囊肿。孕妇更要重视口腔检查,妊娠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炎。
养成这些好习惯其实每天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省下日后大笔治疗费用和痛苦。下次拿起牙刷时,不妨多花30秒认真清洁下后槽牙;路过牙科诊所时,顺手预约个检查。一口好牙,才是好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