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带血,咬苹果留下红印子,很多人觉得“上火”就糊弄过去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往往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而的牙周治疗,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
临床数据显示,35岁以上人群近9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牙周病初期不痛不痒,但就像埋在口腔里的定时炸弹:从牙龈红肿、牙缝变大,到牙齿松动脱落,整个过程可能只需2-3年。更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菌还会随着循环影响全身,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误区一:“洗牙会把牙缝洗大”
事实是牙结石长期堆积挤压牙龈,洗牙后原本被占据的空间暴露出来。就像搬家后清空的房间,看起来变大了,实际是了健康状态。
误区二:“偶尔出血不用管”
健康牙龈在正常刷牙时不会出血。就像皮肤破皮会流血一样,牙龈出血就是组织受损的明确信号。
误区三:“老人才需要治牙周”
现在20多岁的患者比比皆是。长期喝奶茶、熬夜、不规律清洁的年轻人,牙周老化速度远超预期。
步:诊断
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拍口腔CT查看骨吸收情况,就像给牙齿做“体检报告”,不同阶段治疗方案完全不同。
第二步:基础治疗
超声洁治+手工刮治清除牙龈上下3mm内的菌斑结石,相当于给牙根做“深度大扫除”,这个过程可能需要2-4次才能清洁。
第三步:手术治疗(中重度患者)
翻开牙龈清理更深处的感染组织,必要时配合骨粉再生。现代微创技术已经能做到术后当天正常进食,期比想象中短得多。
第四步:终身维护
每3-6个月的维护,配合改良巴氏刷牙法。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治疗后的牙周更需要科学养护。
32岁的设计师女士,治疗前牙根暴露、牙齿敏感不敢喝冷水。经过系疗,牙龈重新包裹牙根,她笑着说:“现在吃冰激凌都不用躲着牙齿了。”不过要特别说明,个体因人而异,需医生面诊评估。
• 改用软毛牙刷,刷牙时牙龈呈45度角震颤
• 牙线使用要“拥抱式”贴合牙面,而非上下拉扯
• 冲牙器不能替代刷牙,建议作为晚间辅助清洁
• 戒烟限酒,吸烟者牙周炎风险高3-5倍
当出现持续性口臭、牙龈自发出血、牙齿移位或咀嚼无力时,说明牙周病已进入活跃期。越早干预,越能避免不可逆的骨质流失——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是“保住牙齿”,而是“让牙齿用得长久”。
后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经医生检查后制定。定期口腔检查的投资,远比日后种牙修复划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