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迹,吃苹果时留下红印子……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可能是牙周问题的早期信号。牙周治疗并不只是“洗牙”那么简单,它是针对牙龈、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的系统性治疗,及时干预能避免牙齿松动甚脱落的风险。
健康的牙龈呈淡粉色,紧贴牙面,刷牙时不会出血。如果频繁出血,说明牙龈已处于炎症状态。初期可能是轻微牙龈炎,但若放任不管,炎症会向深层蔓延,发展为牙周炎。此时细菌会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牙齿逐渐失去支撑。
除了出血,以下情况也需警惕:晨起口腔异味持久、牙龈红肿触痛、牙齿看起来“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吃东西无力感。别等到牙齿晃动才就医,牙周一旦发生,部分骨质流失是不可逆的。
1. 基础治疗:通过超声波洁治(俗称洗牙)清除牙龈上方的菌斑结石,者需做龈下刮治,用精细器械清理牙根表面。治疗可能有轻微酸胀感,但现代技术能大幅降低不适。
2. 药物辅助:针对急性炎症,医生可能局部使用缓释抗菌药物。
3. 手术干预:对于深牙周袋患者,需通过翻瓣术清除感染组织,必要时配合骨粉修复受损区。
4. 终身维护:治疗后每3-6个月需复查,就像汽车定期保养。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A: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空间暴露了,不及时清理反而会加速牙龈萎缩。
Q:治疗能吗?
A:牙周炎无法完全,但规范治疗可长期控制,好比高血压需要持续管理。
Q:孕期能做牙周治疗吗?
A:妊娠中期(4-6个月)是相对期,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问题,建议孕前做好口腔检查。
Q:治疗费用高吗?
A:早期干预仅需基础洁治(约200-500元),晚期复杂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数千元不等)。
Q:家用冲牙器能替代治疗吗?
A:冲牙器是辅助清洁工具,无法去除已形成的牙结石。
1. 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小幅颤动清洁,每天少2次,每次2分钟。
2. 牙线不可省略:牙刷只能清洁60%牙面,邻面菌斑要靠牙线或间隙刷。
3. 控制风险因素:吸烟者牙周炎风险高3倍,糖尿病患者的炎症更难控制。
研究显示,牙周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孕妇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口腔细菌可通过炎症创面进入循环,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大量临床数据支持。
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确认医生具备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牙周治疗需多次复诊,建议选择交通便利的机构。治疗前要求医生用探针检查牙周袋深度,并拍摄全景片评估骨吸收情况,这是规范诊疗的基础。
后提醒:网传的“牙龈出血喝凉茶”“盐水漱口”等方法治标不治本。牙齿是身体的硬组织,早一步治疗,就能多留住一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