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身边做牙齿矫正的成年人突然多了起来。地铁里、咖啡店、写字楼电梯间,经常能看到戴着金属牙套或隐形牙套的上班族。作为一个在医美行业工作多年的编辑,我发现很多朋友对牙齿矫正存在误解。今天我们就来正畸科那些事。
大多数人想到牙齿矫正,反应都是"能让牙齿变整齐"。这话没错,但正畸治疗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排列不齐的牙齿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加大了清洁难度。长期积累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甚引发牙周病。通过矫正将牙齿排齐后,刷牙效率能提升40%以上。
临床上还常见一种情况:有些人明明牙齿很整齐,但总觉得咀嚼费力。这可能是咬合关系出现了问题。的正畸医生会通过调整牙齿位置,改善上下牙的咬合接触,让吃饭更省力。我认识的一位设计师,做完矫正后说:"现在啃苹果终于不用挑软的了。"
"我都30岁了还能矫正吗?"这是门诊常听到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只要牙周组织健康,60岁都可以做矫正。区别在于青少年骨骼还在发育期,矫正速度会快一些;成年人则需要更长时间,一般需要1.5-3年。
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的矫正方案更讲究个性化。比如有位45岁的患者,门牙有轻微外凸。医生没有选择拔牙方案,而是通过片切获得少量空间,既改善了美观又保留了完好的牙齿。这种精细调整正是正畸的特点。
现在市面上的矫治器主要分三类:传统金属托槽、陶瓷托槽和隐形牙套。金属托槽性价比高,适合预算有限的学生群体;陶瓷托槽颜色接近牙齿,美观度更好;隐形牙套可以自行摘戴,不影响社交。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隐形矫正。像的牙齿拥挤、深覆合等情况,可能需要配合其他矫治手段。建议先拍片检查,让医生评估哪种方式更合适。上周有位顾客拿着网上的隐形牙套来,结果检查发现需要先治疗牙周炎才能开始矫正。
戴上牙套后,牙刷要换成正畸专用的小头软毛款。重点清洁托槽周围和牙龈边缘,这两个地方容易堆积牙菌斑。建议随身携带牙缝刷,吃完东西立即清理食物残渣。
饮食方面要避免啃咬硬物。有位患者没忍住啃了螃蟹腿,结果导致托槽脱落,不得不临时约医生处理。黏性大的年糕、口香糖也要当心,可能会把矫治器粘下来。
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开设了正畸科,但医生的背景差别。正规的正畸医生需要硕士以上学历,且经过3-5年专科培训。面诊时可以留意诊室是否展示医生的执业证书和培训证明。
好的正畸医生会做检查,包括拍X光片、取牙模、拍摄口内照片等,根据测量数据制定方案。如果某家机构不检查就直接报价,建议谨慎考虑。记住,矫正方案没有"标准答案",必须因人而异。
后提醒大家,牙齿矫正是个系统工程。从前期检查到后期保持,每个环节都需要耐心配合。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值得你花时间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