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家长群里,经常看到有妈妈问:“幼儿园要求做窝沟封闭,这个到底有必要吗?”“听说做了能防蛀牙是真的吗?”作为一个从业10年的口腔健康科普编辑,今天就把家长们关心的窝沟封闭问题一次性说明白。
仔细观察孩子的后牙咬合面,会发现上面有很多深浅不一的沟壑,就像山脉的皱褶一样。这些沟缝在医学上称为“窝沟”,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由于儿童刷牙姿势不标准,加上乳牙牙釉质较薄,据临床统计,80%的儿童龋齿都发生在这些窝沟部位。
窝沟封闭就是在这些天然凹陷处涂布一层流动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保护性屏障。就像给牙齿穿上一层“防护雨衣”,既能阻止食物残渣进入窝沟,又能隔绝细菌对牙釉质的侵蚀。从防龋来看,做完窝沟封闭的牙齿患龋风险可以降低80%以上。
一般来说,以下三类牙齿建议优先考虑:
1. 6-7岁萌出的恒磨牙(俗称“六龄齿”),这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牙齿,但完全萌出时孩子年龄小,自主清洁能力弱
2. 11-13岁萌出的第二恒磨牙,同样存在较深的窝沟结构
3. 窝沟特别深的乳磨牙,特别是已经有轻微脱矿迹象的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牙齿已经出现明显龋洞或者邻面龋,就不适合直接做封闭,需要行充填治疗。
这是家长们问得多的问题。其实窝沟封闭属于操作,不需要磨牙也不会出血。医生会先用小毛刷清洁牙面,再用特殊处理剂让窝沟表面更易于材料附着,后涂布封闭剂并用光固化灯照射。全程约5-10分钟/颗牙,孩子只需要配合张嘴就行。
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采用水果味的清洁剂和流动树脂,有些还会播放动画片分散孩子注意力。根据临床观察,95%以上的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对看牙的恐惧感也会明显降低。
优质的窝沟封闭通常能维持3-5年,但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部分材料脱落,可以及时补做。日常护理要注意:
- 避免咬硬糖、冰块等食物
- 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
- 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清洁邻接面
- 减少碳酸饮料和黏性糖果的摄入
建议优先考虑具备儿童牙科专科的医疗机构,医生对儿童行为管理更有经验。操作时要注意三点:
1. 必须进行规范的隔湿操作,唾液污染会显著降低封闭剂的粘结强度
2. 采用进口树脂材料更耐用,有些机构会材料保质服务
3. 操作前后建议拍摄局部照片留存对比
价格方面,单颗牙封闭费用通常在200-400元之间,不同地区会有差异。部分定点单位可以使用父母个人账户支付。
误区一:做完就一劳永逸
封闭剂会随着咀嚼磨损逐渐变薄,定期检查很有必要。防龋=50%封闭剂+50%日常清洁。
误区二:只有儿童需要做
成年人如果存在深窝沟且容易蛀牙,同样可以考虑,运动员、正畸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推荐。
误区三:会影响牙齿发育
封闭剂仅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薄膜,不会干扰牙齿的正常生理。
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6-8岁或11-13岁这两个关键期,建议带TA到口腔机构做次检查。早预防永远比晚治疗更轻松,也更能让孩子远离看牙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