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刷牙时总觉得牙齿酸软,吃东西也使不上劲?照镜子发现牙齿缺了一角,笑起来都变得不自信?这些问题很可能在提示你:该考虑牙齿修复了。作为在医美行业深耕10年的编辑,今天就用通俗的大白话,跟你牙齿修复那些事儿。
啃排骨崩掉半颗牙、长期喝碳酸饮料导致牙齿腐蚀、年纪增长出现的自然磨损...牙齿受损的原因比我们想象的更多。上周就遇到个00后小姑娘,因为常年用牙齿开瓶盖,门牙边缘已经呈锯齿状。其实当牙齿出现明显缺损、冷热敏感或影响咀嚼时,就该及时修复,拖得越久治疗成本越高。
1. 补牙(适合小范围缺损)
就像墙面补腻子,用树脂材料填充龋洞,30分钟就能完成。但要注意,如果缺损超过牙体的1/3,补牙就容易脱落。
2. 嵌体修复(中度缺损)
比传统补牙更牢固,像是给牙齿定制"乐高积木"。通过3D扫描制作陶瓷嵌体,特别适合后牙修复,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
3. 全瓷牙冠(缺损救星)
当牙齿缺损超过70%,就需要装个"保护套"。现在的全瓷冠通透度堪比真牙,不会出属冠的牙龈发黑问题,前牙修复尤其自然。
4. 种植牙(牙根缺失解决方案)
不仅是种颗牙,更是重建牙齿的"地基"。虽然价格偏高,但咀嚼功能接近真牙,维护得当能用几十年。
5. 义齿(临时过渡选择)
经济实惠的可拆卸方案,但舒适度和咀嚼效率会扣,更适合作为种植牙前的临时修复。
常有人问我:"医生推荐的肯定是贵的吧?"其实就像买车,五菱宏光和奔驰各有适用场景。曾有位阿姨坚持用补牙解决大面积缺损,结果半年内修补了3次,终反而多花了冤枉钱。还有个误区是认为"不痛就不用修",其实很多牙齿问题就像慢性病,等感觉到痛往往已经伤到牙神经。
刚做完修复别急着啃硬核桃!前3天建议吃温软食物,使用含氟牙膏轻柔刷牙。特别是做了牙冠的朋友,要养成用牙线清洁边缘的习惯。定期复查非常重要,我们有个客户坚持每年检查,他的种植牙已经用了15年还完好如初。
牙齿修复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根据个人口腔状况、使用需求和预算制定的个性化方案。建议先到正规机构做检查,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如果看完还有疑问,欢迎随时留言交流,我会用10年经验帮你避坑。
(小提醒:本文不含任何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案请以口腔医生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