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沫染上血丝,咬苹果留下红印子……这些“小状况”你可能见怪不怪。但你知道吗?这很可能是牙周病在悄悄敲门。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牙周病初期症状隐蔽,却可能引发牙齿松动甚脱落。今天我们就来如何识别牙周病信号,以及科学应对方法。
简单来说,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就像房子的地基被白蚁侵蚀,牙龈和牙槽骨长期受细菌感染,终导致牙齿失去支撑。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8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但主动就医的不足20%。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
1. 牙龈出血:刷牙或吃硬物时出血是早的警报,说明牙龈已在发炎。
2. 持续性口臭: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化物会让口气难闻,漱口也无法缓解。
3. 牙龈红肿退缩:健康的牙龈呈淡粉色,若变得暗红、质地松软甚萎缩,要警惕。
4. 牙齿敏感: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冷热刺激时出现短暂刺痛。
5. 牙齿移位或松动:晚期患者会出现牙缝变大、牙齿位置偏移。
除了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推手:
• 草率刷牙:每次刷牙不足2分钟,漏掉牙缝和牙龈线
• 从不使用牙线:40%的牙菌斑藏在牙刷够不着的地方
• 吸烟:尼古丁会收缩血管,掩盖出血症状,加速骨吸收
• 长期熬夜:免疫力下降时,口腔细菌更容易兴风作浪
步:清洁
洗牙能清除顽固牙结石,中重度患者可能需做龈下刮治。别被“洗牙伤牙”的谣言误导,正规操作不会损伤釉质。
第二步:日常护理升级
• 改用小头软毛牙刷,巴氏刷牙法(45度角震颤)更有效
•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或冲牙器
• 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短期辅助抑菌
第三步:定期复查
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更频繁。就像汽车需要保养,牙齿也需要定期维护。
Q:治疗疼不疼?
早期治疗基本,中晚期治疗前会局部麻醉,现代设备(如水激光)能大幅降低不适感。
Q:已经松动的牙齿还能保住吗?
轻度松动通过治疗可以稳定,松动需结合夹板固定或植骨手术评估。
Q:费用高不高?
基础洁治通常在200-600元,复杂治疗根据程度而定,早发现能省下少70%后续费用。
牙周病是场持久战,但完全可防可控。下次看到牙膏上的粉红色,别再简单归咎于“上火”。及时行动,你的牙齿会比同龄人多工作20年。现在放下手机,去看看镜子里的牙龈——这个简单的动作,可能就是拯救牙齿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