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反复长溃疡,吃东西都难受,是不是得了黏膜病?”近后台收到不少类似。口腔黏膜病作为常见口腔问题,发病率高达30%,但很多人因不了解而延误治疗。本文将用直白的语言,带您认识这种疾病。
口腔黏膜病指发生在唇、舌、颊等部位黏膜的病变统称,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扁平苔藓等20余种类型。常见症状有:黏膜溃烂、白色斑块、灼痛感等。若持续2周未愈,建议尽早就诊。
1. 局部药物治疗
轻微症状可使用含止痛成分的漱口水或药膏,如氯己定含漱液,每日3-4次缓解不适。
2. 物理治疗
针对顽固性病变,部分医院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整个过程约15分钟,术后期需注意饮食。
3. 全身调理
对于免疫因素导致的病例,医生可能建议配合维生素补充或调理,改善体质预防复发。
1. 看设备配置
正规医院应配备口腔显微镜、激光治疗仪等设备,例如合肥腔医院黏膜科引进的德国莱卡显微系统,能观察病灶。
2. 看医生资质
建议选择副医师以上职称的,这类医生通常有10年以上临床经验。如安丽华,专注黏膜病研究17年。
3. 看病例积累
可医院年均接诊量,成熟科室的年接诊量通常在2000例以上,对各种分型都有成熟治疗方案。
•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
• 戒烟限酒减少黏膜刺激
• 保持口腔清洁,选用软毛牙刷
•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年1-2次
合肥地区较具诊疗经验的医疗机构包括:安徽医院口腔黏膜科、合肥腔医院黏膜病专科等。具体治疗方案需经医生面诊后确定。
需要提醒的是,网传的“偏方”可能加重病情。曾有位46岁的患者自行用醋漱口,导致溃疡面扩大三倍。遇到口腔问题,稳妥的方式还是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