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子?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求救信号。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我国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90%,但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
简单来说,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染。就像房子地基被白蚁蛀空,牙龈、牙槽骨等支撑结构遭到。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发展到后期会导致牙齿脱落——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临床数据显示它已成为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
1. 刷牙出血: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这是早期的警示
2. 持续性口臭:牙菌斑堆积会产生特殊异味
3. 牙龈萎缩:牙齿看起来"变长",牙根暴露
4. 牙齿敏感:冷热刺激疼痛加剧
5. 牙齿移位:原本整齐的牙齿出现缝隙
很多患者误以为"牙龈出血是上火",随便用点药应付。事实上,牙周病是渐进性疾病,等到吃饭困难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成本更高。
• 横向用力刷牙:像锯木头一样刷牙会磨损牙龈
• 吸烟:尼古丁会让牙龈供血不足
• 偏侧咀嚼:长期单边受力加速牙槽骨吸收
• 不洗牙:牙结石就像牙龈上的"水泥块"
• 用牙签剔牙:容易刺伤牙龈形成溃疡
步:日常清洁升级
建议换成小头软毛牙刷,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度,短距离水平颤动,就像给牙龈做。
第二步:定期维护
即使没有不适,每年也应进行1-2次洁牙。对于已患病者,可能需要做龈下刮治,医生会用特殊器械清理牙龈深处的结石。
第三步:及时医疗干预
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周手术,像引导组织再生术这类治疗,能帮助受损的牙槽骨重新生长。现在还有激光辅助治疗,出血少快。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这是典型误区。牙缝本就是被结石填满,清除后暴露出原本已存在的萎缩。
Q:治疗要多久?
基础治疗通常需要2-4次,病例可能需要3-6个月的系疗。
Q:能完全吗?
早期可逆,晚期只能控制进展。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定期复查是关键。
建议在办公室放套旅行牙具,午餐后简单清洁;随身携带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能中和口腔酸性;改掉咬笔头、开瓶盖等伤牙习惯。记住:预防上的1分钟,胜过治疗时的1小时。
如果已经出现文中提到的症状,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别让"牙疼不是病"的老观念,耽误了佳干预时机。毕竟,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自己的真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