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牙周病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形"。
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紧贴牙齿的。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警惕了:刷牙出血成为常态,牙龈红肿像"充气"一样,口臭怎么清洁都难以消除,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长(其实是牙龈萎缩)。更时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咀嚼无力。这些症状往往发展缓慢,等患者就医时,牙槽骨可能已经流失过半。
牙周病的始作俑者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1毫克牙菌斑中就含有上亿细菌,它们分泌的会引发牙龈炎症。如果未能及时清除,牙菌斑会钙化形成牙结石,进一步刺激牙龈。吸烟、熬夜、压力大、糖尿病等都会加速病情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错误的横向刷牙方式反而会损伤牙龈,给细菌可乘之机。
早期牙龈炎阶段,通过洁牙和正确口腔护理就能逆转。发展到牙周炎时,需要做龈下刮治清除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结石。重度患者可能需配合激光治疗或微创手术。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深度大扫除",虽然会有短暂不适,但能有效阻止病情恶化。记住:牙槽骨一旦流失就很难再生,早治疗就是省钱省时间。
每天早晚刷牙够2分钟,学会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这三件事能做到就能预防80%的牙周问题。选择小头软毛牙刷,刷牙时用45度角轻轻震颤。糖尿病患者、孕妇等高风险人群更要加强口腔检查。很多人不知道,牙周病菌还可能通过影响全身健康,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都有关联。
误区一:"刷牙出血是上火",其实是牙龈发炎的信号;误区二:"牙齿不疼就不用治",牙周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疼痛;误区三:"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其实是清除了本就该去掉的结石;误区四:"老人才会得牙周病",年轻人也可能因口腔卫生差患病;误区五:"治疗一次就能好",需要定期维护才能保持。
当牙龈自发出血(非刷牙刺激)、多个牙齿明显松动、牙龈化脓、牙齿移位影响咀嚼时,说明病情已到中晚期。此时家庭护理已无法解决问题,必须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系疗。记住,的牙周治疗不会"一次",但规范的治疗可以阻止疾病进展,保住天然牙齿。
口腔是健康的门户,牙周病防治需要医患共同努力。今天的忽视可能换来明天的痛苦,从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开始,守护好你的"第二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