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到了六七十岁还能啃苹果,而有些人三十出头就开始为牙齿发愁?其实牙齿的寿命,90%取决于日常的预防保健。今天就那些简单却容易被忽视的口腔护理细节,看完马上能用上。
大多数人刷牙就像完成任务——挤牙膏、横着刷30秒、漱口结束。但牙科医生告诉我,这样的清洁连50%都达不到。正确的做法是: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轻轻颤动清洁牙菌斑地。后牙的咬合面要用画圈的方式刷,整个过程少2分钟。
近有位患者问我:"电动牙刷真的比手动牙刷好吗?"我的建议是:如果预算有限,先学会正确的手动刷牙方法。但电动牙刷确实有优势,它的高频振动能更有效地清除牙菌斑,特别适合戴牙套或者手部不便的人群。
刷牙只能清洁60%的牙面,剩下的40%在牙缝里。去年有个让我印象深刻:一位28岁的设计师,每天认真刷牙却还是长了4颗邻面龋,只因为她从来不用牙线。现在市面上有牙线棒、水牙线等多种选择,初次使用者可以从蜡质牙线开始,它更容易滑入紧密的牙缝。
有个实用小技巧:用牙线时不要上下"锯",应该呈"C"形包绕牙齿侧面上下刮擦。如果牙龈出血别紧张,持续正确使用一周后出血通常会改善,这是牙龈炎症好转的信号。
"我每天刷牙为什么还要洗牙?"这是门诊常听到的问题。其实就像再好的拖把也清理不了地砖缝隙的污垢,刷牙也解决不了已经钙化的牙结石。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洗牙过程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但现在的超声波洁治仪已经比传统手工刮治舒适很多。
特别提醒吸烟、喝茶咖啡的人群:色素沉着不仅影响美观,粗糙的表面更容易堆积菌斑。可以通过喷砂抛光牙齿本色,但这不是美白,千万别被某些机构的夸大宣传误导。
很多家长觉得"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要换牙",这个观念太危险了。去年接诊的5岁患儿,因为乳牙龋坏导致恒牙胚发育异常。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3岁前用纱布或硅胶指套,3岁后选择儿童含氟牙膏(豌豆大小即可)。
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龋齿的利器,通常在6-7岁恒磨牙长出时做好。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穿上一层防护衣。需要注意的是,做完封闭后仍需定期检查有无脱落。
用牙齿开瓶盖、咬冰块的就不说了,说几个隐形的"牙齿":夜磨牙不仅磨损牙釉质,还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长期单侧咀嚼可能造成面部不对称;用牙签剔牙会越剔缝越大。建议有磨牙习惯的可以定制夜磨牙垫,吃货们随身带牙线替代牙签。
近发现个新问题:年轻人把碳酸饮料当水喝。可乐的酸性能在20分钟内软化牙釉质,这个时候立即刷牙反而会造成机械损伤。正确做法是用清水漱口,等1小时后再刷牙。
你知道吗?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牙龈出血,钙和磷是牙釉质的主要成分。建议多吃奶酪、坚果这类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它们能在咀嚼时帮助再矿化牙釉质。于网络上热传的"美白食物",像柠檬、苹果醋这些酸性物质,长期使用反而会腐蚀牙齿。
有个冷知识:咀嚼无糖口香糖确实能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环境。但注意要选含木糖醇的,且咀嚼不超过20分钟,否则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疲劳。
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敏感都不是小事。有位患者长期忽视牙龈出血,等来看诊时已经发展成牙周炎,终多颗牙齿松动。早期牙周病是完全可逆的,但等到牙槽骨吸收就不可逆了。
特别提醒45岁以上人群:如果出现牙齿突然松动、牙龈莫名肿胀,建议尽快就诊排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系统性疾病往往先在口腔出现征兆。
口腔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每天花在护理上的时间不会超过喝一杯咖啡的功夫。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的牙齿多一点关注吧,毕竟它们要陪你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