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次看牙都哭闹怎么办?"这是西安莲湖海沣桃园口腔门诊部的吴秀珍医生常被家长问起的问题。作为从业13年的口腔科医生,她总能用那双带着笑纹的眼睛安抚焦虑的家长:"别担心,我们这儿的牙椅可是会变魔术的。"
毕业于第四大学口腔医学的吴秀珍,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职业道路。当多数同学投身医院时,她把目光投向了儿童早期矫正这个更需要耐心的领域。"小朋友的牙齿就像小树苗,及时矫正能省去后续很多麻烦",这个朴素的认知支撑她走过了13年。
在西安莲湖海沣桃园口腔门诊部,吴医生的工作台总是放着各种卡通牙模。有个5岁的小患者因为"地包天"来就诊,治疗前哭得撕心裂肺。吴医生不急着操作,而是先带着孩子用牙模玩"拼图游戏",等孩子放松下来才说:"现在我们要帮牙齿玩排队游戏咯。"三周后复诊时,孩子主动跳上了牙椅。
"舒适化拔牙不是简单的打麻药",吴医生有自己的理解。她诊室的抽屉里备着不同口味的表面麻醉膏,让孩子自己选择"草莓味还是香蕉味"。有位中学生因为阻生智齿辗转多家诊所,后在这里完成了拔除。"原来拔牙可以不打针"成为他发在朋友圈的惊喜发现。
这种细致入微的态度来自大严格的训练。吴医生今保持着每周查阅新文献的习惯,但会把术语转化成"牙齿小火车""牙床城堡"这样的童言童语。有家长反馈:"吴医生解释病情像讲故事,孩子听完居然催着来复诊。"
在吴医生接诊的中,有个让她印象深刻的7岁女孩。孩子长期口呼吸导致面部发育异常,经过一年半的MRC矫治器干预,不仅牙齿排列改善,连扁桃体肥大都得到缓解。"3-12岁是矫正的黄金期",她经常提醒家长,"就像纠正小朋友写字姿势,越早越省力"。
对于复杂的混合牙列期病例,吴医生会采用"牙齿矫正+功能训练"的组合方案。有位10岁小患者同时存在龅牙和舌习惯异常,经过半年治疗配合吹纸片训练,矫正周期比预期缩短了3个月。这种综合干预理念,正是她硕士课题的延续。
在西安妈妈群里,吴医生的名字常与"温柔""靠谱"这些词挂钩。有位二胎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都在这里做矫正,她这样形容:"别的诊所医生总说'再不矫正就晚了',吴医生却说'现在干预刚刚好',让人特别安心。"
门诊部的护士透露,吴医生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完成一例复杂病例,就会在笔记本上画个笑脸。这个本子现在已画满三百多个笑脸,背后是三百多个家庭重获的笑容。正如她自己常说的:"矫正牙齿不是目的,帮助孩子自信成长才是。"
对于正在寻找儿童牙科医生的家长来说,这位总是扎着利落马尾,白大褂口袋里装着卡通贴纸的女医生,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看牙体验。毕竟在她看来,每颗小牙齿的故事,都值得温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