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或者因为牙齿不整齐不敢大笑时,作为家长的你一定心疼又着急。儿童口腔问题看似小事,却可能影响孩子的饮食、发音甚自信心。今天,我们就来儿童口腔科的那些事——如何科学护理孩子的牙齿,让他们从小拥有一口健康好牙。
许多家长认为“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会换恒牙”,这其实是误区。乳牙从6个月开始萌出,到12岁左右才完全替换,这段时间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乳牙过早龋坏或脱落,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颌骨发育异常,甚影响面部轮廓。更不用说,反复牙疼会让孩子抗拒进食,直接影响营养吸收。
我曾遇到一个7岁的小患者,因为长期用一侧咀嚼导致脸型不对称,矫正花了整整两年。孩子妈妈说:“早知道他次喊牙疼时就该重视。”这样的提醒我们:儿童口腔问题,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1. 蛀牙——甜蜜的陷阱
糖果、果汁是孩子的爱,也是蛀牙的帮凶。有些家长发现孩子门牙发黑才来就诊,其实已经是“奶瓶龋”晚期。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3岁前用纱布或指套牙刷,之后换成小头软毛牙刷。每半年涂氟一次,相当于给牙齿穿上防护衣。
2. 牙列不齐——别错过黄金期
地包天、龅牙等问题好在8-10岁干预。有位小患者因为喜欢咬下唇导致上前牙突出,我们通过简单的肌功能矫治器配合习惯纠正,6个月就了正常咬合。如果拖到恒牙全长完,可能就需要拔牙矫正了。
3. 意外磕碰——紧急处理指南
孩子运动时摔断门牙怎么办?记住三步:找回断牙(捏住牙冠别碰牙根)、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1小时内赶到医院。我们成功为很多孩子再植过牙齿,及时处理能让“事故”变“故事”。
Q1:几岁开始看牙医?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前完成口腔检查。我们更提倡“生日前看牙”——在孩子个生日前建立口腔档案,就像接种疫苗一样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
Q2:窝沟封闭有必要吗?
后牙表面的沟隙容易藏污纳垢,窝沟封闭能降低80%的蛀牙风险。佳时间是6-8岁(恒磨牙)和11-13岁(第二恒磨牙),整个过程,孩子容易接受。
Q3:孩子抗拒看牙怎么办?
儿童口腔科诊室通常会布置得温馨有趣,医生也会用“牙齿小卫士”“蛀牙怪兽”等比喻。建议就诊只做简单检查,让孩子建立信任感。千万别用“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拔牙”吓唬孩子。
Q4:电动牙刷适合儿童吗?
6岁以上可以选用儿童电动牙刷,但要注意选择小刷头和轻柔模式。其实手动牙刷只要掌握“巴氏刷牙法”(45度角小幅度颤动)同样有效,关键是培养早晚刷牙的习惯。
Q5:牙膏含氟好不好?
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500ppm),3-6岁用豌豆大小。氟能强化牙釉质,只要控制用量,吞咽微量也无害。如果孩子实在抗拒氟,可以先使用可吞咽牙膏过渡。
• 示范比说教有用:和孩子一起刷牙,比赛谁刷得更认真
• 巧用计时器:用沙漏或儿歌确保刷满2分钟
• 定期“牙齿派对”:每三个月检查时,准备小奖励强化积极记忆
• 警惕隐藏糖分:乳酸饮料、果脯的含糖量可能超乎想象
后想说,儿童口腔科医生不仅是治牙,更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终身顾问。如果你发现孩子有磨牙、口呼吸、夜奶等习惯,别犹豫,尽早机构。毕竟,我们能给孩子好的礼物之一,就是伴随他们一生的自信笑容。
(本文由具有10年儿童口腔健康指导经验的医疗团队审核,内容符合新诊疗指南。个别为典型情况汇总,具体诊疗请以实际检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