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牙疼!”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时,不少家长才后悔没早点关注孩子的牙齿。儿童口腔问题不是小事,蛀牙、牙齿不齐、乳牙滞留等问题不仅影响孩子吃饭说话,还可能耽误面部发育。今天我们就来,怎么从小给孩子打好口腔健康的基础。
很多家长觉得:“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要换恒牙。”这种想法可不对!乳牙从6个月开始萌出,到12岁左右才完全替换完毕。这十几年里,乳牙承担着咀嚼、发音、引导恒牙生长的重任。如果乳牙提前蛀坏或脱落,可能导致恒牙长歪、牙弓变形,甚影响脸型发育。
还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牙齿发黑,以为是色素沉着,结果检查才发现是“奶瓶龋”——孩子长期含着奶瓶睡觉,牙齿被糖分腐蚀。等孩子喊疼时,往往已经伤到牙神经了。
1. 蛀牙
糖果吃多了不刷牙?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会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慢慢腐蚀牙齿。初期只是小黑点,慢慢会形成牙洞,遇到冷热酸甜就疼。
2. 牙齿排列不齐
咬铅笔、舔牙齿、口呼吸……这些坏习惯可能导致牙齿拥挤或“地包天”。不仅影响,还容易藏污纳垢,增加清洁难度。
3. 乳牙滞留
该掉的乳牙迟迟不掉,恒牙只好从旁边“挤”出来,后长成“双排牙”。这种情况要尽早找医生处理,避免影响恒牙排列。
刷牙要趁早
没长牙时就用纱布蘸温水清洁牙龈;颗牙萌出后就要用儿童牙刷。3岁前建议家长帮孩子刷牙,6岁前补刷。
定期涂氟和窝沟封闭
就像给牙齿穿“防弹衣”,氟化物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窝沟封闭可以填平磨牙上的深沟,减少食物残渣残留。建议3岁起每半年涂一次氟,6岁左右做恒磨牙的窝沟封闭。
改掉坏习惯
戒掉夜奶、少喝碳酸饮料、不用牙齿开瓶盖。如果发现孩子总用嘴呼吸或咬手指,要及时纠正,必要时正畸医生。
很多孩子一听到“看牙”就哭闹,其实恐惧大多来自家长的紧张情绪。试试这些方法:
• 提前“剧透”
用绘本或动画片讲解看牙流程,比如《小猪佩奇看牙医》。告诉孩子医生只是帮忙“数牙齿”,消除神秘感。
• 选对时间
避开孩子困倦或饥饿时段,建议上午就诊。初次检查尽量选择简单项目(如涂氟),建立信任后再处理复杂问题。
• 家长要淡定
哪怕心里再急,也别在孩子面前说“忍一忍”“不会疼的”。可以告诉孩子:“医生会轻轻操作,不舒服就举手。”
Q:乳牙蛀了要不要补?
A:必须补!蛀牙会越烂越深,可能引发根尖炎,甚影响下方恒牙胚。如果乳牙提前脱落,两侧牙齿会倾斜,导致恒牙没位置生长。
Q:孩子几岁开始整牙?
A:不同问题干预时间不同。“地包天”好4-5岁矫正,牙齿拥挤一般在换完牙后(12岁左右),具体要由正畸医生评估。
Q:电动牙刷儿童能用吗?
A:4岁以上可以选择儿童电动牙刷,但要注意刷头大小和震动强度。无论用什么牙刷,关键是要刷够时间和方确。
孩子的笑容是宝贵的礼物。从今天开始,每天花3分钟关注他们的口腔健康,未来他们会感谢你现在这份用心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