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牙齿疼到睡不着觉,很多人反应是“要不要拔牙?”其实,多数情况下,根管治疗能帮你保住天然牙。这项技术已有百年历史,通过清除牙髓内的感染组织,解决疼痛问题,让牙齿“起死回生”。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讲清楚根管治疗的全过程。
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很可能需要根管治疗:咬东西时某颗牙特别疼、冷热刺激疼痛持续十几秒、牙龈上鼓出小脓包、牙齿莫名变黑。这些信号说明细菌已经侵入牙髓腔,引发感染。此时单纯补牙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通过根管治疗清理病变组织,才能避免拔牙。
步:麻醉与开髓
医生会先打麻药(怕疼的人别担心,现在有技术),然后在牙齿顶部开个小洞,直达牙髓腔。这个过程基本没有感觉,比平时补牙还轻松。
第二步:清理感染物
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器械,把发炎或坏死的牙髓、细菌全部清除,同时用消毒液反复冲洗根管。这一步关键,直接决定治疗。
第三步:根管填充
清理干净的根管要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严密充填,防止再次感染。现在普遍采用热牙胶填充技术,能做到三维立体封闭。
第四步:牙冠修复
治疗后牙齿会变脆,一般需要做全瓷冠或烤瓷牙套保护。就像给房子加固承重墙,这一步能让治疗过的牙齿多用十几年。
很多人害怕根管治疗疼,其实现在的麻醉技术能让全程痛感低于拔牙。治疗中偶尔酸胀是正常反应,但在可承受范围内。费用方面,前牙治疗约1000-2000元,后牙因根管复杂需2000-4000元,比种牙便宜得多。
刚做完治疗的牙齿要避免咬硬物,2小时内不要进食。建议选择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如果治疗后轻微胀痛,可以冰敷缓解;若持续疼痛超过3天,要及时复诊。
误区1:“治疗完就不用管了”
根管治疗不是一劳永逸,后期牙冠护理同样重要,否则可能发生折裂。
误区2:“宁可拔牙也不治疗”
天然牙永远比假牙好用,拔牙后镶牙或种牙的费用更高,还可能影响邻牙。
误区3:“不疼就不用治疗”
有些慢性牙髓炎疼痛不明显,但感染仍在扩散,早治疗能省下后续更多麻烦。
建议去有显微根管设备的正规医疗机构,医生能用放大镜看清细小根管。治疗前可要求查看灭菌包装的器械,观察诊室是否分区操作。别轻信“一次完成”的宣传,后牙根管治疗通常需要2-3次,强行缩短疗程可能影响。
后提醒:牙齿问题不会自愈,越早治疗越省钱省事。如果已经出现自发疼痛,别犹豫,及时检查能避免感染扩散到牙根外。保护好天然牙,才是性价比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