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口气怎么漱口都消不掉?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上火",其实超过80%的成年人正在被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隐形"。
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紧贴牙齿形成波浪形边缘。当牙菌斑长期堆积,细菌会腐蚀牙龈和牙槽骨,就像房子的地基被掏空。初只是刷牙出血(牙龈炎),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甚导致"老掉牙"——临床上30岁以上人群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就是牙周病。
初级阶段:牙龈红肿、触碰出血,可能伴有口臭,此时洗牙+正确刷牙就能逆转。
中期阶段:形成牙周袋,牙龈开始萎缩,对冷热敏感,需要牙周治疗。
重度阶段:牙齿明显松动移位,咀嚼无力,X光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可能需拔牙。
• 横向用力刷牙(建议用巴氏刷牙法)
• 抽烟(尼古丁会减少牙龈供血)
• 长期不洗牙(牙结石牙龈)
• 用牙齿开瓶盖(会造成牙周创伤)
很多人害怕看牙医,其实早期治疗就像"口腔大扫除":
1. 超声洁治:清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俗称洗牙)
2. 龈下刮治:用精细器械清理牙根表面(需局部麻醉)
3. 激光辅助:针对较深牙周袋杀菌
整个治疗过程不会有明显疼痛,现在还有舒适化治疗方案。
记住这个"护龈三部曲":
• 早晚用含氟牙膏+牙线(单纯刷牙只能清洁60%牙面)
•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就像汽车定期保养)
• 每年少一次洁牙(即使认真刷牙也会残留牙结石)
1. 孕妇更易患牙龈炎(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扩张)
2. 糖尿病患者牙周病进展更快(两者会相互影响)
3. 牙龈萎缩不可逆,但可以控制发展
4. 正畸治疗前必须先控制牙周炎症
5. 种植牙也需要健康的牙周环境
如果发现牙龈出血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牙齿就像大树,健康的牙龈就是肥沃的土壤,别等到"水土流失"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