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牙齿出现缺损、缺失或形态异常时,很多人都听说过需要看口腔修复科。但具体哪些情况适合做修复治疗?治疗过程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个科室的实际功能。
口腔修复科主要解决三大类问题:一是牙齿缺损,比如因龋坏、外伤导致的牙齿部分缺失;二是牙齿缺失,包括单颗或多颗牙脱落;三是牙齿形态颜色异常,如氟斑牙、四环素牙等影响美观的情况。
常见的修复方式有烤瓷牙、全瓷冠、义齿和种植牙等。医生会根据患者口腔状况、年龄、咬合关系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比如前牙区更注重美观,可能推荐全瓷材料;后牙区承重较大,则需要考虑强度更高的修复体。
正规的口腔修复治疗通常需要2-4次就诊。就诊时,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口腔内检查、拍片等,评估牙周、牙根状况。发现问题后,可能需要行补牙、根管治疗等前期处理。
正式修复时,医生会先对患牙进行预备,也就是磨改形态,这个过程需要到毫米级。然后取模,送到技工室制作修复体。期间会戴临时牙冠保护牙齿。后一次就诊时进行试戴和粘接,医生会反复调整咬合,确保舒适度。
目前主流的修复材料有金属烤瓷、全瓷和树脂等。金属烤瓷价格相对亲民,但透光性较差;全瓷牙美观度好,生物相容性高,但费用较高;树脂材料多用于临时修复。建议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牙齿位置合理选择,不必盲目追求贵的材料。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修复体都有使用寿命。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复查,能有效延长修复体的使用时间。通常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做完修复治疗后,要注意避免咬食物,如螃蟹钳、坚果壳等。刷牙时要特别注意修复体边缘的清洁,可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辅助清洁。夜间磨牙的患者需要佩戴颌垫保护修复体。
如果发现修复体松动、脱落或牙龈红肿出血,应及时就诊。千万不要自行使用胶水等物品粘接,以免造成更大损伤。
很多人认为"磨牙会对牙齿造成伤害",其实规范的牙体预备只会去除必要部分,不会影响牙齿健康。也有患者疑惑"做完修复后会不会有异物感",其实现在的修复技术已经能做到的生物相容性,适应1-2周后基本都能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口腔修复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时间推移,牙龈退缩、材料老化都可能影响修复。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查维护,才能让修复体发挥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