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惠

牙周病是什么?牙齿松动的隐形别忽视!
牙周病是什么?牙齿松动的隐形别忽视! 秋叶 eye 1000+次浏览 time 发布时间:2025-06-12 11:07:09

牙周病是什么?牙齿松动的隐形别忽视!

你有没有发现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或者感觉牙齿越来越长、吃东西使不上劲?这可能不是简单的“上火”,而是牙周病在作祟。作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中晚期。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揭开这个口腔健康“慢性”的真面目。

牙龈红肿出血?这是身体在“”

牙龈红肿出血?这是身体在“”

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紧贴牙齿的。如果发现牙龈变红、轻轻一碰就出血,甚早晨枕头上沾着血丝,这就是典型的牙龈炎表现。此时牙菌斑里的细菌正在侵蚀牙龈组织,但及时干预完全可以逆转。遗憾的是,很多人误以为是“牙刷太硬”或“维生素缺乏”,错过佳干预时机。

牙齿怎么越来越长?其实是牙龈在退缩

当炎症从牙龈蔓延到牙槽骨,就会发展成牙周炎。这时你会发现牙齿看起来变长,牙缝变大,其实是因为支撑牙齿的骨头被了。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牙齿自然就会松动。更麻烦的是,被的牙槽骨无法自然再生,这也是为什么牙医总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不光是牙齿问题 全身健康都受影响

别以为牙周病只会危害口腔。研究发现,牙周炎的细菌可能进入,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孕妇患牙周炎还可能引发早产。这是因为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干扰全身免疫系统,相当于身体长期处于“低度战争状态”。

每天刷牙为什么还会得牙周病?

每天刷牙为什么还会得牙周病?

很多人委屈:“我明明每天刷牙两次!”问题在于,牙菌斑喜欢藏在牙刷够不到的牙缝和牙龈边缘。单纯靠刷牙只能清洁60%的牙面,剩下的需要牙线、牙缝刷辅助。如果已经有牙结石(硬化了的牙菌斑),更是必须通过洗牙才能清除。

治疗要分“轻重缓急” 别等牙齿掉了才着急

治疗要分“轻重缓急” 别等牙齿掉了才着急

早期阶段:通过洗牙+抛光就能控制,建议每半年一次维护。 中期阶段:需要做龈下刮治,通俗说就是深层“大扫除”,可能要分几次完成。 晚期阶段:可能出现牙齿移位或松动,这时候可能需要夹板固定甚拔牙。记住:越早治疗,越好花费越少。

预防牙周病的3个黄金习惯

1. 每天用巴氏刷牙法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别忘了轻刷牙龈边缘 2. 牙线不是可选项!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缝大的改用牙缝刷 3. 每年一次洗牙+口腔检查,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

关于牙周病的5个认知误区

×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牙缝本就存在,只是之前被结石填满) × 牙龈出血不能刷牙?(:轻柔刷牙反而能改善炎症) × 牙周病是老年病?(:35岁以上发病率超80%) × 治疗一次就能?(:需要终身维护) × 牙齿不疼就没事?(:疼痛往往是晚期信号)

这些高危人群要格外警惕

长期吸烟者、糖尿病患者、怀孕期女性、戴矫正器的人群、家族有牙周病史者,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检查。尤其是吸烟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等发现问题时往往更。

已经松动的牙齿还有救吗?

已经松动的牙齿还有救吗?

轻度松动通过系疗可能稳固,松动可能需要拔除后种植。关键是要先控制炎症,否则种植牙也会失败。有些患者盲目追求“保牙”,结果邻牙接二连三出问题,反而得不偿失。

后提醒:牙周病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需要医患长期配合。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监测一样,牙周健康也需要建立终身维护意识。下次刷牙看到粉色泡沫时,别犹豫,尽早约个牙周检查吧!

延伸阅读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联系原因: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