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牙齿表面出现黑线或小洞,很多人会犹豫:不疼是不是就不用管?其实龋齿就像“牙齿生锈”,早期不处理会越烂越深。龋齿填充是牙科基础的治疗,通过清除腐坏部分后用材料补上缺口,既能阻止细菌继续,还能咀嚼功能。
1. 吃东西塞牙:突然发现某个牙缝频繁卡食物,可能是龋洞导致的缝隙变大。
2. 对冷热敏感:喝温水没事,但冰水或热水刺激时短暂酸痛。
3. 肉眼可见的黑斑:牙齿咬合面或侧面出现灰黑色阴影,刷牙也擦不掉。
注意:如果已经自发疼痛甚影响睡眠,说明龋坏接近牙神经,单纯填充可能不够,需及时就诊评估。
目前常用的三种材料各有特点:
玻璃:适合儿童乳牙或近牙龈的缺损,含氟能防蛀但耐磨性较差。
复合树脂:使用多,颜色接近真牙,一次就诊即可完成,前牙修复更美观。
银汞合金:坚固耐用但颜色发黑,逐渐被淘汰,目前多用于后牙隐蔽处。
具体选择要结合龋洞位置、大小以及咬合力情况,医生会给出建议。
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未知恐惧,其实标准填充只需四步:
1. 检查确定范围:用小探针轻触龋坏区,配合X光片判断深度。
2. 去腐消毒:用微创钻头清除发黑软化的蛀牙部分,局部冲洗杀菌。
3. 填充:分层填入材料,每层用特殊光固化,后调整咬合高度。
4. 抛光完成:让补料表面光滑,减少色素沉积和细菌附着。
提示:过程中如有不适可举手示意,医生会立刻暂停处理。
• 2小时后再进食:树脂完全硬化需要时间,过早吃饭可能导致材料脱落。
• 避开粘性食物:一周内少吃口香糖、年糕等易黏牙的食物。
• 敏感属正常现象:新补牙可能对冷热有短暂敏感,一般2周内缓解。
• 定期检查边缘:每年洗牙时让医生检查补牙材料是否密合,预防继发龋。
医院单颗牙填充费用通常在200-600元,差异主要来自:
• 龋坏程度(浅龋/中龋/深龋)
• 选用材料类别
• 是否涉及邻面修复(补牙缝比补平面更耗时)
建议选择正规机构,路边摊几十元的“快速补牙”可能未清创,反而导致后期牙髓炎。
一颗浅龋补牙只要几百元,如果拖到牙髓炎就需要根管治疗(费用约2000元),再可能拔牙后种牙(上万元)。更重要的是,天然牙的咀嚼感受是假牙无法替代的。下次发现牙齿有小洞,别等它“开口说话”才行动。